cybre.space has reached the end-of-life and is now read-only. Please see the EOL announcement for details
Follow

记得 2010 年,方氏防火墙的技术细节还都是众所周知的,大多数技术层面的内容都能在公开的论文和专利中找到。甚至有几个技术网站专门分析、转载墙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小道消息,连硬件平台是数百台曙光服务器都被推断出来了。有的文章甚至像当小说一样,当年我因此学到了许多网络知识。

到了 2013 年之后就不行了,自引入 VPN 握手的匹配机制开始,之后的实现细节都几乎变成黑盒了——无法解释的连接神秘阻断就是那时候开始的,甚至分不清是网络拥堵还是网络审查。与此同时,Shadowsocks 等十分无聊的对称加密代理工具崛起,它们并没有任何技术亮点,只是冰冷的对称加密全部流量。

也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那几个技术网站也不活跃,不怎么发布技术信息了。当时因为没文章看还郁闷了许久。

而在 2014 年以后,我们就不再理解它了(虽然也并不是没有重要成果问世,例如 2015 年的 32C2 上对 GFW 探针的分析,以及 2017 年对 GFW 状态机的分析),只有偶尔的传言带来的群体歇斯底里。

不过我猜小道消息还存在,只不过现在都在 Telegram 群组上,圈外人看不见。而当年博客的长篇分析也退化了 IM 上的只言片语了。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Cybrespace

the mastodon instance at cybre.space is retired

see the end-of-life plan for details: https://cybre.space/~chr/cybre-space-eol